民间救援力量正在事发地进行打捞救援工作。
8月9日下午,5名少年在徐水区漕河附近水域嬉戏时发生意外,三人成功上岸,另外二人则不慎沉入水中,经过两天的紧张搜寻,两名少年被打捞上岸,但遗憾的是,他们都已失去了生命体征。
两名少年野外水域嬉戏时发生意外,
不幸溺亡
据知情人士透露,事发地位于徐水区漕河镇北楼村北,因上游前一阵强降雨,龙门水库开闸放水,导致部分村路被淹没。为了防止意外发生,村干部曾用土将两边道路封堵,并设置了禁止游泳的牌子,但水位下降后,还是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前来戏水。
9日下午6时左右,由于天气闷热,漕河镇的5名少年一起来到北楼村北的漕河边上玩耍。水中嬉戏了不长的时间,意外突然发生,其中两人突然沉入水底失去了踪迹,另外三人见状,慌忙跑回村内向大人求救。
事发后,当地公安、消防、蓝天救援队等多支力量先后赶赴现场,连夜展开搜救工作。但由于河道内情况复杂,水草动辄一两米高,为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干扰。8月10日中午时分,其中一名溺水少年在落水地点附近被救援人员找到并打捞上岸,11日凌晨3时左右,另一名失踪少年也被找到。不幸的是,由于溺水时间过长,二人均已失去了生命体征。
针对此次溺水事故,有网友不禁感叹:距离这个夏天的结束尚有时日,而正在放暑假状态中的孩子们,无疑是预防溺水的重点对象。
野外水域暗藏大量危险,
夏季频发溺水事故
近段时期以来,包括唐河、潴龙河等野外水域,已发生多起溺亡事故,而几乎每年的夏季,类似意外情况均屡屡出现,却难以阻挡人们奔向野外水域的脚步。
包括池塘、水库、河沟、深水潭、工地上的积水坑等等,都属于野外水域。专业救援人员称,这些水域情况复杂,可能有暗坑、漩涡、水草等,万一被困住极难靠自身力量脱险;水流存在较大温差,如突遇冷水刺激,容易导致小腿抽筋而发生溺水;江河岸边有一些缓冲或延伸区域,如不小心很可能坠入深水区;未经消毒,水质无保障,各种生物、细菌共存,容易感染疾病;野外人员稀少,万一发生意外,很难第一时间被救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一位常年来多次参与打捞救援工作的志愿者表示,游泳和垂钓等涉水运动最易导致意外发生。尤其在周末、暑假等休息日,中小学生发生池塘、江河之类野外水域的溺亡事件占了多数。警方提示,为防止类似悲剧再度发生,市民应前往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,同时做到不私自或结伴去野外水域玩耍,不在野外水域游泳、跳水,不要在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河游泳,主动远离湿滑的岸边,不在河边、池塘边嬉戏打闹。
本文来源:保定晚报